冰箱你還好嗎?
打開冰箱看看,去年端午節的粽子,可能有一兩顆還沉睡在冷凍庫裡;順便看看冰箱門邊,塞了多少調味料早已過期;打開冷凍庫翻翻,藏著多少不知名物體?幫冰箱大掃除,就是幫自己的健康大掃除,千萬記住,冰箱不是永恆的聖地!
「剛剛買回來的東西,直接塞進冰箱就好。」蔡太太剛從菜市場回家,拎著大包小包的「戰利品」,指揮小孩將買回來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保存。
不少民眾將冰箱視為食物保存大幫手,然而冰箱對於保存食物並非萬能,錯誤的冰箱使用方式,反而容易加速食物的腐壞,甚至會食物中毒。以下是五個對冰箱常見的誤解:
1、只要塞得進去,冰箱塞得滿滿也沒關係。
→冷空氣流通 七分滿最佳
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副教授吳幸娟表示,冰箱內塞太滿會提高冰箱內的溫度,縮短食物存放壽命,冰箱總存量最好不要超過70%,以利冷空氣流通,維持冷度。並盡量採先進先出使用原則,也就是先放進去的食物,應先處理掉,以免吃進不新鮮的食物。
2、魚肉蔬菜不必分開放,反正還要加熱烹煮。
→生食往下放 熟食向上擺
多數民眾知道食物要煮熟,避免細菌感染,但卻很少知道低溫冷藏也要生熟食分開放。吳幸娟說,任何食物進冰箱前都應個別包裝好,才能冷藏,可使用密封工具如保鮮盒延長食物保存時間,並要生熟食分開放,以免交叉汙染。
冰箱的溫度通常上層、靠近冰箱門處溫度較高,下層、冰箱後壁較冷。吳幸娟建議,熟食應放上層,生食放下層,水產品應置放最下層。肉品須先將血水洗掉,將水分吸乾,以免血水汙染其他食物,食用時應先汆燙肉品,若直接將生肉放進湯煮,血水會汙染湯汁。
3、快要過期的食物,趕快丟進冷凍庫,就可以保存很久不會壞。
→鮮度一降低 毒物跑出來
放在冰箱保存的食物,並非煮熟後就安全無虞,吳幸娟說,食物放太久,肉品鮮度低下時,就會逐漸產生氨、三甲基胺及甲醛等揮發性鹽基態氮,所以這三個數值都是用來檢視肉質新鮮度或是腐敗程度,當含量越高,新鮮度越低。
例如,魚類不新鮮就容易出現三甲基胺,也就是聞到的魚臭;三甲胺氮是動物性食品發生腐敗變質最早期的指標,量高時會引起中毒;組織胺也常見於腐敗水產品中,它不容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,一旦產生就不容易去除,因此不建議將食品擺放在冰箱太久。
4、打開冰箱只要很快關起來,就不會太耗電。
→只要開幾秒 溫度往上飆
每次打開冰箱,就容易破壞冰箱內維持的冷度,吳幸娟說,民眾應盡量避免頻繁開啟冰箱,或盡量縮短開啟時間,以室溫18℃為例,打開10秒,溫度上升5℃;室溫30℃,打開15秒,溫度上升18℃。
冰箱平時應定期清洗除霜,以確保冷藏、冷凍力,並置於通風乾燥處並遠離熱源。吳幸娟說,據資料顯示,冰箱周圍的溫度每提高5℃,其內部就要增加25%的耗電量,因此,冰箱應盡可能放置在遠離熱源處。
5、冰箱有殺菌功能?!
→只能保低溫 無殺菌功能
吳幸娟說,冰箱冷藏室應控制在7℃以下,可減緩細菌成長,但不能殺死細菌,微生物在0~7℃的溫度下仍能緩慢生長,所以冷藏無法長期保存食品。冷藏庫一般呈乾燥狀態,因此食品貯藏時需包裝,避免水分散失。
冰箱冷凍室則應維持在-18℃以下,-18~-20℃時微生物的活動雖幾乎停止,食物可貯藏較長的時間,但不具有殺菌的功能,也無法無限期保藏。
✔太實用了,蔥薑蒜保存小妙招!
✔冰箱儲藏五大錯誤觀念/健康掛病號
✔6個小技巧 讓冰箱肚量變大
✔收納5原則 讓冰箱體態輕盈
分享按鈕
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熱門文章
-
要保存好,可以唸給兒子、孫子輩聽,不要失傳囉! 看你還記得幾首?唸過一遍,彷彿又回到童年~真好 【國語 】 小皮球 香蕉油 滿地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 二九 三十一 小老鼠 上燈臺 偷油吃 下不來 叫媽媽 媽不來 嘰哩咕嚕滾下來
-
冰箱,你用對了嗎? 1、廢棄CD殼 碗盤疊疊樂 利用廢棄CD殼、放置於碗盤上就能層疊,不過CD殼不具遮蓋效果,食物若有異味建議先覆上保鮮膜再冰。口徑較大的碗盤,也可用塑膠瓦楞板。
-
蜂蜜,性味甘、平。蜂蜜因蜂種及蜜源不同,而有白蜜與黃蜜的不同,果木之花蜜(棗花蜜、槐花蜜)氣芳香,味甜不酸,潔淨光亮無雜質為佳品。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,特別是中年女性,身心壓力更大,再加上人到中年,身體各部位組織器官均在退化,炎熱的夏季,又容易使人“內燥”,頭昏、眼花、耳...
-
很多患者在夜間熟睡時(凌晨1~3點鐘左右)會發生低血糖,危害大,可能維持數小時而不驚醒患者,更嚴重者可能導致猝死。主要症狀:頭暈、出汗多、全身發抖,甚至手腳抽搐或昏迷。 專家指出,為了避免患者出現這樣的危險,家屬最好做一些及時的準備,可以在患者的床頭放一罐蜂蜜,隨時應付低...
-
今天還順利嗎?早上出門手機忘了帶!眼睜睜看著公車從眼前逃走!上班打卡竟遲到1分鐘!免驚啦!小編今天收到粉絲提供的「好運包」,快筆記~挑一件馬上做! 1、專注於當天。放下過去並專注於當下時刻,運氣好的人把他們的精力放在此時此刻他們能夠改變的事情上。他們不擔憂昨天或明天。